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

网上有关“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假的,上世纪美俄两个军事大国争相研制核动力飞机。核反应堆装在飞机上要防止核辐射,因此就要有一层很厚很重的防护层,这对一架飞机来说会严重影响其载重和机动性,而且,据测试,再厚重的防护层也不能有效的防止核辐射,加之限制飞机航程的不仅仅是动力,还有飞行员的心身条件和食物的供养补给,随后,美俄纷纷放弃了核动力飞机的研发。也就是说,核动力飞机至少在现在来说是不现实的,况且飞机不需要核动力。这跟载重大的核潜艇是不一样的。况且,现代战争再也不是几十年前那样,已经是信息化高度合成,各军种搭配的立体战争。所谓的凌空轰炸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战争,如今的战略轰炸机主要用来威慑和大国博弈(需要说明的是,时至今日,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捡的前苏联的老本),而且都朝向隐身、高速等一些适合突防的功能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时至今日,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捡的前苏联的老本)。发展核动力飞机不但在技术上不现实,在用途上也照样不现实。另外,国内很多军事网站和军事报纸,为了吸引读者,肆意夸大中国军工水平,毕竟中国还是农业大国,军工业是成千上万的产业堆起来的,工业水平不高,军工业注定不会领跑世界。

美苏冷战时,两国研发的超级武器

美苏的核动力飞机

在二战末期,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原子能,尽管并不是用来造福人类,但随着战争结束,和平到来,人们看到了原子能中蕴含的无限可能,可以用来发电、制造核动力引擎,使任何使用核动力引擎的载具,在理论上拥有无限航程,在当时出现了核动力轮船、核动力火车。

甚至是核动力汽车等多种奇妙的设想,而本文要讲的。

则是当时的的确确存在过的、但如果使用,可能会导致人类面临重大灾难的:核动力飞机,时间回到上世纪50年代,原子能的最初用途就是军用,那它也将长久的为军事用途所用。

当时冷战已经开始,美苏两国已经开始了军事上的对峙,双方都在思考如何将炸弹或者核弹扔在对方的土地上,而双方都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距离,尽管西欧盟国可以提供机场供美国起飞轰炸机,但是因为航程的原因,很难到达苏联上空,再飞回来,而苏联更不用说了,想要轰炸美国,要么跨越欧洲、再跨过大西洋,要么就从远东再飞一个太平洋过去。

正当双方一筹莫展的时候,两国科学家分别一拍脑袋,采用“我寻思这能行”的逻辑,大胆提出把核动力应用到飞机上的设想,并向上级提交。

美苏两国高层也采用了“我寻思能行”的逻辑,便批了大量经费与人才给各自的核动力飞机项目,由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台核动力飞机,分别是美国的NB-36H核动力轰炸机和苏联的图-95LAL核动力轰炸机,而这两台核动力飞行器。

或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该存在的飞行器之一,关于核动力飞机引擎的设计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式和间接式,直接式就是将核反应堆直接与飞机引擎相连接。

核反应堆启动后产生热能,加热反应堆外层的液态金属,导热给周围的空气从而直接将其加热成涡轮引擎所需的高温、高压气流,再推动涡轮发动机运行。

使轰炸机能够飞起来,但由于气体会在这个过程中与核反应堆直接接触,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核污染废弃,就像农药机一样,不过比农药更致命,第二种间接式的基本原理差不多,但是在反应堆和空气之间加了一层热交换器,使反应堆的热能间接传给空气,再推动发动机起飞,尽管隔了一层热交换器,排出的尾气依然具有相当大的辐射量。

先来谈谈美国的NB-36H核动力轰炸机,其主体是一架B36-H轰炸机,在其上面加装了一台由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NTRE-3核动力引擎,该引擎采用上文所述的直接式设计。

主要挂载在NB-36H轰炸机的炸弹舱内,为了防止机组成员吸收大量辐射致死,设计人员在其引擎外部加装了一个全封闭外壳,同时在反应堆和乘员舱中间安装了一块厚厚的铅板,乘员舱也经过改造,外部覆盖有铅和橡胶构成的混合物,驾驶室玻璃也是非常厚的含铅玻璃。

NB-36H在1955年至1957年进行过47次试飞,每次试飞都有一架C97运输机伴飞,紧紧跟在NB-36H的尾部,机内安装了相关的检测设备,用来检测NTRE-3核动力引擎产生的尾气的辐射值,换句话说就是吸“核尾气”。

由于NB-36H一旦打开核动力引擎,其“核尾气”几乎是一刻不停的产生,因此每次试飞时间和试飞路线都是严格控制的,最终在1957年,NB-36H核动力轰炸机退役拆解,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快开发出了可以打到苏联的洲际导弹,不再需要轰炸机飞到对方上空进行投弹了。

因此NB-36H也就无用了,如果这架飞机一旦真正服役,飞机飞过地方的人们,怕是都要吃“核尾气”了,如果该机环球执行任务,怕是全世界的人们都要吃它排出来的核尾气,而苏联的图95LAL核动力轰炸机。

其核动力引擎则是采用了间接式的设计,在靠近机身内的两台涡桨发动机,改造成了核动力发动机,一共试飞了30余次,相较于美国的核动力飞机项目,苏联在该项目取得的经验和成功要大的多,首先,采用核动力的引擎不应该是喷气式发动机,而应是涡桨发动机,这样一来产生的废气量要小的多,由于间接式的设计,其尾气的核辐射量也要更小一些。

苏联方面认为,该飞机在理想状态下,可以绕着赤道飞上几十圈都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核反应堆的辐射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引擎寿命可以让飞机绕着赤道飞上几十圈,但是飞行员的寿命却扛不住。

因为在天空飞上几分钟的时间,所吸收的辐射量就相当于常人一年所吸收的辐射量,用不上一圈飞行员说不定就去世了,最终导致这架飞机流产的关键,还是洲际导弹的兴起,而图95LAL也最终退役。?

总结来说,核动力飞机虽然是人类历史,对于原子能应用的伟大尝试,但是其风险性还是太高,先不谈其核尾气、对机组成员的辐射问题,如果飞机一旦发生事故,坠毁在某一地方,其威力并不亚于一颗小型核弹,如果直接爆炸了还好说,最可怕的就是核泄漏事故,因此时至今日,未能再出现更多的核动力飞机设计。

美苏冷战时两国研发的超级武器

众所周知,战略轰炸机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构成核三位一体的重要一极,对于一个核武大国来说,战略轰炸机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由于其技术水平高、生产难度大,导致如今就只有不超过三个国家能够设计建造。

如今,美国和俄罗斯是战略轰炸机领域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俄罗斯的图-160还有美国的B2轰炸机具备着非常优秀的实力,前者拥有强大的突防能力,而后者则以超群的隐身能力著称。

可以确定的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其他同类型的轰炸机可以取代这两款轰炸机的位置。而美俄两国的轰炸机实力之所以远超其他国家,其实就得益于它们在冷战时期所积累下来的研发经验。

据悉,在当初的军备竞赛当中,美苏两国甚至还提出了核动力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计划,据悉,为了保持绝对的“核平衡”,美苏则分别提出了NB-36H和图-119轰炸机发展计划,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苏联的图-119来说。

美国当时的NB-36H轰炸机其实还并不算是一种真正的核动力战略轰炸机,因为在曾经的47次飞行试验当中,此型轰炸机的核反应堆并不提供动力,鉴于此,NB-36H的能力自然是比不上真正的核动力轰炸机。

而反观苏联的图-119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据悉,这款轰炸机的反应堆安装在机身中部,然后再通过极其复杂的传动结构驱动两侧的4台涡桨发动机,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它都是世界上唯一的核动力战略轰炸机。

据悉,图119轰炸机是在图-95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升级的,在1961年5月,苏联成功制造出来技术验证机,再到同年8月,其验证机就已经完成了三十余次飞行试验,得益于此。

图-119的制造工作也随之加快,为了达到万无一失,苏联一开始为图-119提供了多种动力方案,其中包括核动力涡扇发动机还有核动力涡桨发动机,而在仔细斟酌后,苏联最终则为其选择了NK-14A型核动力涡桨发动机。

然而不论其具体性能如何,这款轰炸机最后都没能成功服役。因为在试验过程当中,苏联发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核反应堆的重量太大,导致轰炸机本身的载弹量受到很大限制。

另外,其辐射量也有很高,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机组人员的健康状态,还有更加重要一点,如果轰炸机发生意外,那么其坠毁之地就或将成为一个高风险“辐射源”。鉴于此,苏联最后就只能放弃这个计划了。

关于“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幼旋的头像
    幼旋 2025年08月19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幼旋”

  • 幼旋
    幼旋 2025年08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幼旋
    用户081905 2025年08月19日

    文章不错《中国的核动力轰炸机是真的假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