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从科学大角度出发不是神创造的
大爆炸模型认为,最初的宇宙是超高温、高密度的“一点。”大约180亿年前,这“一点”突然爆炸了,仅用10-36秒,伴随着真空相转移的过冷却现象,“一点”了瞬间几十个数量级的膨胀,成为一厘米规模的宇宙。其后宇宙继续膨胀,温度从几十亿摄氏度开始下降,大约在5500万摄氏度时,由降温过程的能量,生成中子、质子,它们又合成原子核,这些过程仅有3分钟。约30万年后当宇宙的温度下降到3000摄氏度时,自由电子被原子核捕捉形成原子。在随后的大约3000万年中那些原子继续向外膨胀。宇宙也继续冷却,到宇宙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之上167度时,原子开始化合形成稀薄气体。此后因密度波动、引力作用等开始向新的天体进化。再经过100多亿年,显示出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 成了今天的宇宙。自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星体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飞散。理论上讲,相互维系的重力应该减慢这个膨胀的速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膨胀还在加速进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斯坦哈特说,宇宙无始、无终,一次次宇宙大爆炸将会永不止息,不断发生。
全文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宇宙是怎样通过大爆炸以后来诞生的,上一次我们只讲了宇宙从大爆炸,然后呢,仅仅的持续了多长时间呢?仅仅持续了三分多钟,也就说我们的宇宙基本框架就形成了。下面我们看,三分钟以后宇宙怎样演化,怎样一步一步的演化到我们现在的星球,现在的宇宙状态。那么我就要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通俗的来问,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我要回答什么问题呢?我要回答的是星系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
的的确确现在有两种理论,那么哪两种理论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宇宙从一开始大爆炸以后,逐步演化的一个示意图。那么一开始呢,那一点就是大爆炸,大爆炸以后呢,宇宙不断的膨胀,同时温度也在不断地降低。那么中间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的背景辐射,或者叫做微波背景辐射,那么再往外边看到,宇宙在一点一点降低以后,物质慢慢就温度就越来越降低,越降低以后呢,物质的分子结构就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呢,这个物质就开始大家往一块靠,就开始形成一些小的团块,这些团块在再慢慢聚合,一步一步地就形成后边大家看到的,这个星系。也就说由一点一点聚合,就聚合成星系了。
如果按照这个顺序的话,不管怎么说,后边这一段是由小的团块一点一点形成大的团块,那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先有的蛋后有的鸡,就变大了。但是还有一种可能,突然之间就先形成一些大的团块,然后一点一点大的团块再把它分裂,那就是说的先有的鸡后有的蛋。那么从什么时间开始形成星系呢?就是这个宇宙的温度我们说最初非常非常高,有一千亿度,如果说再往回追溯的话呢,甚至比一千亿度还要大。那么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我们说它不可能形成物质团块。那么温度降低到四千度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些物质的温度就凉下来了,冷下来了。然后呢,大家有可能坐在一起来谈了,就可以靠拢了,所以到了四千度的时候,宇宙中就开始形成物质团块,换句话说,引力就开始起作用,这就是我们星系开始形成的时间,这个时间呢,大约是在宇宙爆炸之后的十亿年,宇宙从爆炸以后,到了十亿年,就开始形成物质团块了。就按照这个图,叫做top-down,就先形成非常大的团块,宇宙一冷下来以后,突然之间这冷下来之后,大家就是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欢呼,原来都在激发状态,谁也不得安宁,突然一冷下来以后所有物质成团了,只有成团了才能沉淀下来,先成团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团块,多大呢,就像一个大饼一样,这个大饼成了以后,再慢慢慢慢分裂,就形成了下边的一个一个的星系。这是一种可能,这就是说,先有的什么?先有的鸡后有的蛋,先形成大的团块,然后再形成现在的星系。
还有一种可能,叫bottom-up,就是先形成小的一些物质,就是团块。然后这些小的物质一点一点来凝聚,最后凝聚成什么?一个一个的星系,总之不管是由大块变成小块的,还由小块的变成大块的,总之要形成什么?形成我们现在的星系,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之后,大约十亿年,就开始出现形成了星系。
这个图是一个模拟图,就模拟一下这个星系是怎么形成的,现在就是做一个它的模拟过程。你看这些个团块在相互之间互相吸引,并合在一起,最后呢,形成了几个星系,好,就形成这个星系,那么我们这个动画呢,最初看到几个团块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下来了,我们然后模拟,那些团块根据我们这个模拟过程最后就形成这个星系。
那么现在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呢?数也数不清,我们再看几个,那么这就是真实拍下来的宇宙空间的一部分。你会看到什么,弥漫着很多的物质,这些个物质呢就在不断地形成新的星球,不断地形成新的星球,那么宇宙中和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多不多,太多了,就宇宙中有很多很多和我们银河系一样的类似的星系,你要说我们银河系漂亮不漂亮,跟这个星系比的话,可能还没有这个星系漂亮,这个星系叫做漩涡星系,中间有一个核,是非常漂亮的,所以这个星系在那儿不停的旋转,这就是一个和我们银河系类似的一个河外信息。我们再看一个,这也是一个星系,这个星系呢不那么旋转,我们把它叫做椭圆星系。它是一个椭圆形的,但是这个星系个非常大,这个椭圆星系往往比漩涡星系个头还要大。那么椭圆星系在宇宙中也非常多,我们再看一个,你看这个星系有什么特点呢?一边有旋转,另外它中间那个核不是一个圆的,有点像一个棒槌一样,所以我们管这个星系叫做棒旋星系。
这是另外一个星系,这个星系还有一个小兄弟。你看星系左边它还带着一个小的星系跟它连在一起,好像是一个大星系牵着一个小弟弟,两个星系连在一起,样子非常好看。就像一个大的手臂一样,把那个小的星系牵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这个就比星系的规模要大的多。你看上边那些个点,每一个点就是一个星系,星系和星系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呢?叫做星系团,就是星系和星系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叫做星系团。这个就是一个星系团,这个星系团是目前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一个星系团,叫做仙女座星系团,离我们最近。
我们说了半天,我们银河系是不是一个星系,当然我们银河系是一个星系,有人就问了,那你告诉我银河系星系是什么样子的。这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在这个星系里边,是无法看到我们星系全部的面目,我们只能看一部分,看看太阳这边的是什么状态,再看看太阳那边是什么状态,然后我们大体上就把我们的银河系描绘出来了。那么描绘的结果,有一个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应该是非常相像的,就是这个星系,这个星系叫做仙女座大星云,这个大星云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星云之一,这个星云不但是我们的姊妹星云,而且这个星云在历史上立了很大的功劳。
我在上一讲提到了,哈勃证明了我们的银河系之外还有银河系,和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怎么证明的呢?就是通过这个星系来证明的,具体说它在这个星系里边找到了单个的星,不但找到了这个星,而且通过这个星测出了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发现这个仙女座大星云,绝对不会是处在我们银河系里边,那么在哈勃之前大家有一种看法,这个就是我们银河系里边的一些星云,所以当初把它叫混了,我们管它叫仙女座大星云。而这个仙女座就不然了,它是我们银河系一样的一个星系。首先有星系,然后星系里边再诞生了各种的恒星,那么恒星周围再有星星的家族。那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宇宙就慢慢诞生了,包括人类也就通过宇宙的演化,各种的高等生命,也就诞生了。
我们谈到这个地方以后大家会想到,你谈了这么多,谈到了现在了,你能不能谈谈未来,我们的宇宙将来怎么办?所以问题就变成我们的宇宙会终结吗?虽然我们说宇宙的终结离我们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考虑。特别是作为科学家来讲,作为天文学家来讲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宇宙会不会有终结?我们再回过来看一下宇宙的演化,你看宇宙从最初一点,一步一步往下演化。我刚才说了,那么到了图的右边你就看到,通过星云以后,最后形成了很多星系,星系里边有恒星,那么恒星周围可能有行星,有可能诞生高等生命。那么宇宙还要往下膨胀,这个宇宙会不会无休止的膨胀下去呢?这是摆在天文学家面前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你必须回答,不然的话,你这个天文学研究可以说研究得不够彻底,对宇宙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么通过反复地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的宇宙的走向大概是这个样子:我们先说一下这个图,这个图的横坐标就是时间,这个纵坐标就是宇宙的大小,那么靠近坐标轴的这个地方的绿线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就是我们目前宇宙的位置。我们宇宙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最上边那个红线,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的宇宙一直膨胀下去,一直膨胀下去,而且膨胀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往外膨胀,这是的宇宙一种可能。那么中间呢,第二种可能宇宙也是在膨胀,但是它膨胀的速度比较慢一点,比较平坦,也在膨胀,也会是不断地膨胀下去。那么第三种状态,就是最下边那条蓝线,它说呀我们目前的宇宙的确是在膨胀,但是我们宇宙膨胀以后呢,还会收缩,就是说从最初出发以后,膨胀一段时间以后,经过若干若干年以后,还会要收缩回来。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宇宙有这么三种可能性,天文学家就回答了,哪一种是正确的?怎么来回答呢?那么现在要回答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很简单,从实测上来讲很困难,为什么说从理论上很简单呢?这个宇宙究竟是继续膨胀下去,或者是膨胀的速度很快,或者是膨胀的速度很慢,还是膨胀膨胀以后就收缩回来,主要取决于我们宇宙中的平均物质密度,也就是说我们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物质。如果我们宇宙中平均的物质密度比较高,那么它的引力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那就有可能膨胀一段以后呢,就收缩回来。那么宇宙中如果物质密度比较低,没法拉住,咱们宇宙就一直膨胀下去,就是这样,从理论上讲就这么简单,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天文学家注意,就是宇宙中的暗物质。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他的演讲就提到,他说21世纪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宇宙中的暗物质。
因此这些暗物质非常重要,那么事情是不是到此为止呢?没有。事情到此还没有截止,怎么没有截止呢?最后我们观测发现还有更严重的矛盾,就是把宇宙中的这些暗物质加进来,我们算出来宇宙的年龄也不对,还不正确,还必须有其他的物质,才能造成我们目前的宇宙的状态,年龄才能符合。那还有什么物质?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那么看不见的总之它还在那儿存在。我们现在不但看不见,而且现在我们认为还没有存在的物质就是真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有没有呢?现在的回答说可能有,而且有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这个物质说来很有意思,这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呢?最早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里边随便加了一下,再加上一项我这个方程才能平衡,加的是个什么东西呢?爱因斯坦也说不清,大家就在他加的那一项里边在那儿做游戏。做了半天,爱因斯坦表示很歉意,说我这个宇宙中加的这一项,宇宙常数加错了,他说我这一生中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我的方程里边加了个宇宙常数。可是没想到我们爱因斯坦过世半个世纪了,我们现在没办法了,又把他这个救命的稻草又拿来了。应该加进去,说爱因斯坦老先生没错,还是应该加进去,不但应该加进去而且十分重要,有可能在真空里边就有物质,真空里面可以取出物质来,那你们想一想如果天文学家把这个事情真正证实了,那我们这个物质的来源呢,那就比过去想象的要丰富的多。我们的真空里边就可以取出物质来,而且这个物质的含量甚至比我们看到的物质的含量还要多,还要丰富,那可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就随便取吧,探囊取物,想取多少就取多少。当然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需要天文学家包括物理学家共同来解决,天文学家从观测上找到他存在的证据。所以说,李政道教授预言的这个是非常正确的,宇宙中21世纪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可能就是研究宇宙中的暗物质。
那么如果说真的宇宙中有足够的暗物质,物质非常多,那就会出现什么状态呢?就像这个图上所描述的,就是最下边的一个状态。什么状态呢?我们的宇宙目前是在膨胀,膨胀膨胀以后怎么样,就慢慢就收缩了,就又收缩到一点。
那么现在天文学家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地来研究宇宙中总的质量究竟有多少,大家知道我们放了空间望远镜,还放宇宙飞船,不仅观测它的光学波段,还观测它的X射线波段,还不够,还观测它的γ射线波段。所有这些目的之一,就想真正了解一下我们宇宙中究竟有多少物质,最重要的是回答我们的宇宙究竟要到那里去,什么时间终结,会不会终结,会不会收缩到一起再重新开始。
我讲了这些以后我不用问你们,你们自然有很多问题。这个实在是太玄妙了,不可思议,肯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问题。比方说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呀?你说了半天,这个宇宙有没有边呀,宇宙是大爆炸,大爆炸开始是怎么回事?大爆炸之前是个什么东西呀?大爆炸的空间有多大呀?那么大爆炸的时候,这么大一个宇宙装在那么一个小的空间里边装得下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我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宇宙有没有边,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那么天文学家会告诉你,这个宇宙是无限大的,你走不到尽头,走多远都走不到。你就不相信,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我从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么走的时间长一点我总能走到,最远是绕着地球转一圈。我也可以转过去,怎么走不到头呢?我先给大家最简单的演示一下,你看这是一张纸,我把这个纸稍微弯一下,弯成这么一个环。大家知道这个环,你看这个面上如果有一个小蚂蚁在这个面上走,你会发现它怎么样?它走得到头走不到?走不到。它转着圈就回来了。你说这个面有几个面?你仔细看一下,这只有一个面。这就说明什么呢?这我就告诉你一件事情,只要我这个空间把它弯曲了,你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就不会再走到头了。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放上一个蚂蚁它在上面走,永远也走不到头。所以说空间只要一弯曲你就走不到头了。这就是我刚才弯的曲面的一个卡通片,你看这个蚂蚁在这个面上走来走去,它会怎么感觉,它认为能不能走到尽头?永远走不到尽头,这个宇宙永远走不到尽头。
那么回过来说为什么永远走不到尽头?就因为在我们目前这个宇宙中,我们量宇宙的距离是通过什么来量呢?是通过光线,根据广义相对论这个光线在宇宙中是弯曲的,而这个弯曲已经被实验证实了。就说通过日全食的观测已经证明了光线的确是弯曲的,因此我们看这个宇宙是永远看不到尽头,所以我们的宇宙是无限的。
另外一点我们要说,你总是想找谁是宇宙的中心?谁是宇宙的边缘?这个不存在。我们说在这个宇宙中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宇宙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平权的。我们说哥白尼把地球为中心搬到太阳为中心,我们就引用他这个名字,把这个原理叫做哥白尼原理。哥白尼原理用在宇宙上怎么说?就在宇宙中各点都是平权的,都是一样的。我们宇宙的话,你站在任何一点来观测宇宙,得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平权的。这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不会有一个边界宇宙,不会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那么还要回答一个问题,你说宇宙从大爆炸起始的,那么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我刚才图里演示了,但是一种可能大爆炸之前也是一个宇宙,它收缩了以后开始大爆炸。那么也可能是有其他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我们目前实事求是的说不是太了解。而且宇宙最初这个物理状态这么极端,我们研究透了没研究透,也实事求是的说也没有研究透,这个状态还是非常特殊。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大爆炸理论到目前为止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观测上已经被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所以有种说法,我们管目前的大爆炸理论叫做标准的宇宙。由于这个大爆炸它是一个热的大爆炸,而不是一个冷的,所以我们管这个模型叫做热大爆炸宇宙模型。这个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目前呢,已经被广泛地接受了。
虽然是说广泛地接受了,但是毕竟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想想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我在介绍宇宙最初三分钟的时候你们都很难想像,说是0.01秒我们整个宇宙都装进去,你会想到不要说整个宇宙把地球装进去都很困难。所以不见得令人那么满意,那么就问了?有没有更理想、更令人满意的学说呢?这个回答应该说是有。尽管有的学说还没有被完全的普遍的接受,但是也不无道理。这样的学说很多,我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就是霍伊尔的学说。霍伊尔是英国的一位天文学家,他前年去世的,这个人的在天文学上面有很多重要的贡献。那么其中他就创立了一个学说,叫什么学说呢?叫稳恒态学说。他说我简直就不可思议,你这个宇宙起始的时候就那么一个大爆炸,这个不可思议是两方面:一方面你这个物理状态就不可思议。你说是夸克汤,哪来这么多夸克汤?谁来煮这个夸克汤能煮出这么一锅来?所以这个物理状态不可思议。另外一个他说你这个物理规律也不可思议,在那样极端的条件下,目前我们理解的物理规律在那个地方大概早就破坏了。所以他说你那个学说不对,我现在建立另外一个学说,叫什么学说呢?叫稳恒态学说。
它有两层含义,我们以前介绍的时候,往往讲的不是很清楚。哪两层含义呢?就说我们这个物质,目前宇宙的物理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大的起伏,不会有破坏性的,是一个稳恒的状态。第二层含义,这个宇宙不管怎么演化,从最初到现在到将来,它的物理规律都是一致的,就是说宇宙的最初演化到现在,这个物理规律应该是保持不变的。他说我们现在的宇宙模型不错,是在膨胀的,原来的宇宙呢?也是这个样子,只不过比现在小了一点。那么小了一点的话,里边的物质怎么样呢?他就说也少了一点,那过去那个物理状态怎么样?就比现在的密集,所以过去要小的话,里边的物质也少,现在比较大了,物质就增加了。如果我这个宇宙在膨胀,那物质就增加。人家就问了你这个物质怎么来的?他说很简单,怎么个简单法呢?这个宇宙一边膨胀,物质就一边产生,随着宇宙的膨胀,我这物质就不断地在那儿产生。这个理论过去说起来呀,那是大逆不道,我们说我们有种看法认为物质是不生不灭等等,那你物质无中生有,那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现在看来也不无道理,既然真空中都可以产生物质,那就一边膨胀,就一边有物质产生。这就是霍伊尔的宇宙观的基本思想。那么他这个理论曾经遭到过一些非议,但是,支持的人也大有人在。有很多观测想支持他这个理论,他本人也很聪明,想了很多办法去解释。
我讲了这么多,现在我讲讲我们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念。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光在现在,古代我们就想了很多模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就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古代想出的宇宙,那么这个你看这个模型很简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周朝时候就想出来的,你就觉得不简单了。它像一个锅盖一样,叫做什么学说?盖天说,像一个锅盖盖在那个地方,天上有好多星星,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编了很多故事。我们这个锅盖可能有好多柱子在那儿支着,有八个柱子,一开始说有四个柱子,后来说四个柱子支的锅盖支不住,八个柱子还支不住,所以那个女娲氏,她怎么办?去补天,她补一补。所以我们想像力很丰富,这是我们的什么说?盖天说。后来发现盖天说有不足之处,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又想了一个,叫什么说?不光有一个锅盖盖在上面,下边还有,叫做什么说?混天说,就是我们整个宇宙就混混沌沌这么一个大圆球,我们地球像蛋黄一样,在这个宇宙中间,就叫混天说。所以我们想像力很丰富,根据混天说就造了混仪,这就是通过混天说的观点造的混仪,我们古代这位天文学家叫做张衡。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想到这么一个事情,就是天文学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处?
我讲了半天,似乎大家感觉呢,非常的深奥,有没有现实意义呢?我可以回答你这个天文学虽然是非常深奥,但是天文学正是我们人类接触自然科学里边的第一门学科。我说人类接触自然的第一门科学就是天文学,为什么那么说呢?古代人要耕作,耕作的话你要知道春夏秋冬,他怎么知道春夏秋冬?通过什么来知道?就是通过看天上的星象,那么日月我们看一般的每日每月,这个季节呢?它就通过看天上的星象,什么星星出来了,到了什么什么季节了,也就是季节的划分等等都是靠着天文学。所以从最早的话,人类依靠的自然科学就是天文学,所以说这个天还是非常美丽的。研究宇宙呢!还是很有意义的。你看这个小姑娘,在目视着天空,在想宇宙的各种可能的模型以及我们宇宙的发展未来。谢谢大家!
回答者:爱上孕妇 - 魔法师 四级 12-10 21:34
宇宙的诞生
导论: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神创论的阶段。在每种宗教的历史上,基本上都有创世说存在。也就是说在人类把宇宙起源作为一个科学命题研究之前,创世神话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最早的创世神话出现于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文化之中,在《Enuma Elish》(I-VI)中有谈及世界创生过程的篇章。《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洪水灭世,诺亚方舟等神话故事,无疑是以古苏美尔人神话为原本的。我国古代也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的神话,我国古代人们认为远古的时候还没有天地,宇宙间只有一团气,它迷迷茫茫、浑浑沌沌,谁也看不清它的底细,在一万八千年前,有位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日月星辰和大地。到了汉代才有了“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在古埃及文化中并没有明确的创世神话,古埃及人笃信灵魂不死,认为逝者将去“西卢之野”,死后可以复苏,所以他们努力将死者的遗体制成“木乃伊”。
随后,开始有一些哲学家对宇宙的形成提出不同的观点。在古代,解决宇宙形成问题的是哲学家,而不是科学家。他们是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宇宙形成,根本上来说是非科学的。但是,其中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所以他们的解释虽然是非科学的,但是仍然带有合理的成分。
宇宙诞生的各种理论:
长久以来,关于宇宙的诞生,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宇宙没有所谓的起源,它就是存在,并将继续存在无限久。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宇宙并非一直存在,而是有一个起源,在某一时刻诞生的。1781年,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不论宇宙是有开端还是没有开端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著名的“二律背反”。当然,今天的物理学家是不会同意康德的观点的,因为他的论证本身隐含了时间可以脱离宇宙而存在的假设,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稳恒态宇宙观:
观点:
此一论点是认为,宇宙在根本上随时间不变,即是说,人们相信宇宙是稳恒的。可是,这一观点从一开始就值得怀疑,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牛顿的引力定律都暗示了宇宙只可能运行有限的时间并且不可能处于稳恒状态。然而,稳恒宇宙的思想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在20世纪之前,都没有人提到过,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就是那些意识到宇宙不可能保持稳恒的人,也总是试图去修正牛顿的理论,而不去考虑宇宙有可能是变化的。牛顿本人是知道这个问题的,但是,他相信大致均匀的分布在无限空间中的无限天体足以让宇宙保持稳恒。甚至是爱因斯坦也没有意识到宇宙的变化。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本身预言了宇宙不是在膨胀就是在收缩,然而,爱因斯坦对稳恒宇宙的思想是如此的执着,以至于要在他的公式中加入一个宇宙常数用以抗衡引力。
这个局面直到哈勃发现各星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分散之后才受到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在大爆炸理论推断出奇点的存在,也就是宇宙必然存在一个开端,这个理论才逐渐销声匿迹。
相关学说:
连续创生论
因为大爆炸理论并没有被证明是真理,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大爆炸理论。在近代宇宙学史上曾经和大爆炸理论抗衡的宇宙形成理论还有连续创生论。
1948年,两位奥地利天文学家邦迪和戈尔德提出一种理论,承认膨胀宇宙但否定大爆炸。后来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发展并普及了这个理论,在星系散开的过程中,星系之间又形成新的星系;形成新星系的物质是无中生有的,而且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用现在的技术无法测出。结论是,宇宙自始至今基本上保持着同一状态。在过去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就是现在这个样;在未来的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种理论被称为连续创生论,由此形成一个稳恒态宇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爆炸和连续创生论的争论非常激烈,但没有实际的证据来决定哪一个对。
1949年,伽莫夫指出,假若大爆炸曾经发生,伴随而生的辐射在宇宙膨胀过程中应该损失能量,而现在应该以射电辐射的形式存在,作为一个均质背景从天空的四面八方射来。这种辐射在绝对温度5K(-268℃)时应该是天体的特征。美国物理学家迪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
1964年5月, 德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美国射电天文学家R·W·威尔逊接受迪克的建议,探测到与伽莫夫预见的特征非常相似的射电波背景,它显示出宇宙的平均温度为绝对温度3度。
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射电波背景的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结论性的证据。现在一般天文学家都接受大爆炸理论,而放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是公元3世纪至5世纪时最重要的哲学派别。说他重要,主要是因为他既是整个希腊哲学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基督教神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通过新柏拉图主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希腊哲学理性精神的衰落和向神学转化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对哲学和宗教,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这一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是因为他的基本倾向虽可划入柏拉图主义阵营,但却具有鲜明的新特点,这就是思想来源上的折中主义,本体论上的神秘主义,认识论上的直觉主义和伦理观上的天神合一。
新柏拉图主义传播范围较广,流行时间较长,内部区别较大。下面,我们以他的活动中心为依据,分三个学派加以介绍。在介绍之前,先让我们简要的了解他的思想来源。
一,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来源
概括的讲,新柏拉图主义是在广泛吸收希腊和犹太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他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早期斯多亚学派。新柏拉图主义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基本依据,把《巴门尼德》篇中的?一?和?存在?视为柏拉图的最高神学,把《蒂迈欧》篇中的摹仿创世论当做当做建构体系的范本,并且从柏拉图在?第二封书信?中讲到的关于三个领域的学说中寻找三一原理的渊源。与此同时,他亦借鉴了亚里士多德?神学?中的纯形式,完全现实,第一动因,终极目的等思想,也吸收了斯多亚学派的神创论,泛神论,命定论和逻各斯学说。
二是以斐洛(Philo,约公元前25?后45)为代表的犹太神哲学。斐洛的哲学思想是希腊哲学和犹太教结合的典型,他通过用柏拉图主义来阐释犹太教义,第一个建立起神学思辨体系。他认为神是惟一永恒的,绝对存在和不可见的,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神在本性上不可理解,即使通过灵魂的静观,也只能知道他存在而不能表达其本质。逻各斯是神与世界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神创造了可感世界并向他启示了自己。可感世界是消极的。哲学的最高层次是对神的静观,他只有通过自我否定才能获得。斐洛的这些观点,为新柏拉图主义提供了思想模式和理论蓝图。
三是以阿波罗尼(Apollonios,公元1世纪)为代表的毕达戈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有一个脱离万物而存在的神,神以数为原型规定和创造万物。?一?是神,善,理性,第一原则,?二?是不平等和变化的原则。地上万物因为有质料所以都不洁净,只有摆脱与不洁肉体的联结,与神融合,才能解决伦理问题。
四是以普鲁塔克(Ploutarkos,约55?125)和纽曼洛斯(Numenios,约150?200)等人为代表的折中性柏拉图主义者。普鲁塔克认为,神是最高的存在,一切善的创造者,但其本质不为我们所知。理念是神与世界的居间者,创造的模型。纽曼洛斯则提出了三位神的思想。第一位神是至上神,自身即善并通过自身而善,是纯粹的思想和实体原则,是父亲。第二位的神是造物主,来自至上神,通过分有第一位神的本质而善,是儿子。第三位的神是世界,即造物主的产品,是孙子。
此外,亚历山大里亚城早期基督教神学对新柏拉图主义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二,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
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第一个派别。如此称呼该学派的原因在于,亚历山大里亚城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孕育地,罗马则是他的诞生地。这一学派的先驱是萨卡斯,主要代表是普罗提诺,重要人物还有波斐利等人。
阿莫纽。萨卡斯(Ammonius Saccas,175?242)是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学者,他没有著作,据说也不准学生传播他的思想。他在新柏拉图主义发展史上之所以占有先驱地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确立了该学派的思想方向,即信封希腊宗教,研究并传播希腊哲学,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一?,善,绝对存在于理念和理智之外。二是培养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Plotinus,一译柏罗丁,204?270)是埃及人,28岁时到亚历山大里亚师从萨卡斯学习哲学长达11年之久。40岁左右到罗马定居办学,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甚至受到皇帝加里安和皇后的重视,曾计划在康帕尼亚建立一座?柏拉图城?,以实现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因大臣们反对而未能实现。他50岁开始写作,共撰写了54篇论文,由其学生波斐利编辑成6集,每集9篇,故冠名为《九章集》(Enneades)。该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是我们研究普罗提诺思想的史料根据。
普罗提诺的哲学体系博大艰深,内容丰富。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简单介绍他的主要观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普罗提诺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改造:将理念等级变成三大本体;将两个世界变成四个层次;将分有、摹仿变成流溢;将灵魂回忆变成灵魂观照。
普罗提诺认为,存在的一切都是产生出来的,这个产生者或父亲就是?一?(hen,为了突出这个一的地位和作用,中文一般译为太一)。?一?作为一切存在的产生者,本身不是存在,也不是一切。正因为?一?空无一物,所以万物由他产生。他超越了?是?所指示的属性,没有任何肯定的特征,因而不可言说和名状。如果非要言说,也只能说他?不是?什么,?没有?什么。因为凡?是?和?有?的东西,都有对立面,都是区分的结果,所以都是?多?而不是?一?,都是部分而不是全体,都是缺欠而不是完满。但?一?既不寻找什么,(历史人物 )也不拥有什么或缺欠什么,他是极其完美的。?一?在本性上虽然不?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形容和比喻来肯定他。从肯定的方面讲,?一?是绝对的同一体,是单纯而单一的神本身和善本身,是存在物的最高原则和终极原则,是完满自足的源泉。他因完满而流溢,因其流溢而产生一切。?存在于一之后的任何事物必定是从一中生成的,或者是他的直接产物,或者可以通过中介物溯源于他?。
?流溢?是普罗提诺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用以说明?一?生万物的方式。?一?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但这种流溢却无损于自身的完满,犹如太阳放射光芒而无损自身的光辉一样。这种流溢说虽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但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不仅用内在的流溢关系解决了柏拉图因分有或摹仿而遭遇的难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早期希腊哲学的?生成补偿?观念,因为生成不缺失什么,所以不用生成物的复归作为补偿。
?一?首先流溢出?理智?(nous,或译为心灵,努斯等)。?理智?是?一?的影像,也是?一?惟一的直接产物。他作为被产生的本体,不再保持?一?的绝对同一性,包含着原始的区分,因而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可用最一般的范畴表述他。当然,他仍然享有?一?的统一性,所以,多样性又是统一的,知与被知的差异内在于其中。这样,他就既是知识的真正对象,又是知识的主体。思想与存在,异与同,动与静等范畴也适用于?理智?。
?理智?也像一一样能够流溢。他流出的影像是?灵魂?。灵魂存在于理智中,犹如理智存在于一中。灵魂作为一之间接产物的第三种本体,已不是绝对同一体,也不像理智那样是一与多的统一体,而既是一又是多。当他转向理智和一并与他们相通时,复归于原初的统一,因而是一,但当他转向自己的产品即可感世界,被分割在个别事物中时,就成了多。灵魂是能动的,不朽的,他可以轮回,也可以流溢。
灵魂的流溢物是可感世界。可感事物有形式和质料两个方面。形式是存在于理智之中的理念形式的影像,质料本身是独立存在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漆黑的混沌。质料不是无,而是非存在,他本身不变,却作为载体承受形式的变化。
灵魂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就因为受到污染而堕落了。人的使命就是改造自己,使自己和他人的灵魂,经由理智达到与?一?结合。这个过程就是灵魂的回归或上升之路。上升之路有两条,即德性修养和辩证法。对应于灵魂,理智和一,德性也有三种,即公德,净化和观照。三者是依次上升的关系。?公德?即公民德性,目标是使人类仁爱交往,抚平 *** ,顺从本性,所以他是实践性的和否定性的德性,指导公众生活,限定欲望情感。?净化?为沉思德性,目标是使人们从 *** 中解脱出来,在理性静观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观照?是最高的德性,他使人在突如其来的一刹那灵魂出窍,舍弃肉体而与?一?处于一种合而为一,不可名状而又无与伦比的迷狂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解脱?(ekstasis)。在这种神人合一的状态中,灵魂获得了宁静,享受着至福,体验着奇妙无比的欢悦。但是,?观照?的境界是罕见的,只有少数圣贤之士方可达到(波斐利说,他与普罗提诺相处6年,普罗提诺曾有过四次观照经历,而他自己在68年中仅有一次),而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公德?和?净化?阶段的努力是?观照?的准备,虽然这些努力并不必然导致观照,但若不努力,观照必不可能。
辩证法是灵魂回归的另一条上升之路,也是引导我们到达解脱的技术,方法或训练。他是哲学的高贵部分,不仅由一套理论和规则组成,亦涉及事实,知道真理,首先知道灵魂的作用。?这条道路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变低级的生活。第二阶段为已经上升到理智领域,已在那里留下了足迹但尚需在那个领域继续前进的人所享有。他一直延续到他们把握那个领域的终极为止。?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到达终极呢??肯定是那些已经明白全部或大多数事物的人,那些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具有了由此可生长出的哲学家,音乐家或爱美者的生命胚芽的人。哲学家喜欢这条路是出于本性,音乐家和爱美者则需要外在的引导。?
?一?向下的流溢过程和灵魂向上的回归过程,构成了普罗提诺哲学的完整框架。第一个过程是他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第二个过程才是目的。与晚期希腊哲学其他学派一样,他也把伦理学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和核心。他把人生的最高境界视为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回到自身,过一种人神合一的内在的神圣生活。区别在于,其他的希腊哲学家一般强调人神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他受东方神秘主义的影响,注重人神合一。
普罗提诺把柏拉图的客观理念理智化,理性思辨神秘化,并糅合进了其他派别的思想,从而创立了以神秘主义为本质特征的新柏拉图主义。他的神秘主义在波斐利那里又有了新的发展。
波斐利(Porphyrius,233?305)是叙利亚人,普罗提诺晚年的得意门生。他不仅编辑了普罗提诺的《九章集》,写了《普罗提诺传》,还撰写了《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要句录》等作品。在哲学上,他有两方面的工作值得一提。
其一,他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中,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分歧归结为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独存的实体,还是仅存于人的思想中?(2)如若是实体,有形还是无形?(3)如若无形,与可感物分离还是在可感物之中?这三个问题,他虽然没有给出答案,却启动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识论关于共相问题的长期争论。
其二,他在介绍普罗提诺思想的同时也作了一些修改,进一步强化了东方宗教的神秘色彩和来世观念。他倾向于灵魂本性恶的观点,因而把神人合一的境界推向来世,并强调现实生活应实行严格的禁欲主义。他把德性分为公德的,净化的,理论的,至福的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现世的道德生活,后两个阶段是现世生活所不及的,只有依靠神恩在来世才能获得。现世的德性和快乐不相容,游戏,娱乐和婚姻均为罪恶。在传播新柏拉图主义时,他还同正在兴起的基督教展开了论战,抨击基督教教义和一些外在仪式。
波斐利死后,新柏拉图主义的中心从罗马转移到了波斐利的家乡叙利亚,从而衍生出新柏拉图主义的另一个学派。
三,叙利亚学派
由于当时的叙利亚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小,宗教迷信盛行,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叙利亚学派在整个新柏拉图主义阵营中哲学味道最淡,而迷信色彩最浓。
叙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波斐利的学生杨布利柯(Jamblikhos,约250?325)。他的目的是致力于建立融哲学,神学,宗教为一体的体系,为多神崇拜做理论上的辩护,容纳希腊和近东的种种传统信仰,他各民族的神灵接纳进万神殿,让他们各得其所。
杨布利柯的基本方法是在普罗提诺的三大本体之上和之间,另行设置多个等级,靠增多层次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在普罗提诺的?一?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一,他超越所有东西,无任何规定性,比?善?还高。
在他之下和之后,才是与?善?等同的?一?。
从?一?流出可知世界,他包括思维对象(理念),其基本要素是有限,无定(即二)以及二者的结合。可
知世界流出能知世界,他包括一切能思想的东西,基本要素有三,即理智,能力,造物主,并由此再分成七个等级。
能知世界流出灵魂领域,同样分三等,先是超世俗的灵魂,由此再流出其余两种灵魂,诸神的,天使的,精灵的,英雄的灵魂都在这一领域,他们的数目是按360这个数的模式来决定和排列的。
灵魂又流出可感世界,他是整个宇宙等级的末端。
在伦理学方面,杨布利柯接受了波斐利的德性四阶段说,认为灵魂凭借这些德性来沉思理智,继而观照出绝对?一?的流溢序列。但在这四种德性外,他又加上了第五种,即僧侣的德性?巫术,认为巫术是人的灵魂与天使相通的明证,是比神秘的数字,启示更为完美的智慧。由于巫术的作用,灵魂就能迷狂的与终极本原绝对?一?结合在一起。据说他自己和其他一些新柏拉图主义者就会施展各种巫术。
?
四,雅典学派 由于叙利亚学派危害多神教崇拜,反对基督教,所以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得势,新柏拉图主义在杨布利柯死后不久就一蹶不振了。直到5世纪初,新柏拉图主义才在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学校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已成强弩之末,没有多大的作为了。这时的新柏拉图主义,由于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为主要阵地,故称之为雅典学派。雅典学派对于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表现出较强的理论兴趣,其学说的迷信成分也大为减少。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是普罗克洛。 普罗克洛(Proklus,412?485)是君士坦丁堡人。先在亚历山大里亚学校,后投师到雅典柏拉图学园,曾任该校校长。据说,他既有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又能与神父交往并具有创造奇迹和预言的能力,因而广受尊重。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是对柏拉图作品的注释,尤其对《蒂迈欧》篇的注释最为著名,流传至今的著作是《神学要旨》和《柏拉图神话》。 《神学要旨》模仿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本》写作而成,他以三重发展律为演绎原则,以?一?为起点。 首先是自身同一的统一体,其次是由于统一体的活动二产生的生成体,最后是生成体在回归统一体的活动中形成的复合体。 从统一,生成到复归的三重发展过程也是从自因,原因到结果的关系。 每一个过程都包括三个阶段:统一体包括一,理智和灵魂;生成体包括理智对象,理智对象和理智活动的同一,理智活动;复合体包括上天世界,内在世界和可感自然。 统一体是既不被分有也不分有的自因,因而是不可言说的。每一个统一体作为自因,都是一个系列的开端:?一?是绝对存在者即神的开端。?一?是所有过程和系列的原始本质,是杂多的基础,首要的善,万物存在的第一因。他不可言说,超越一切可能的肯定和否定,只能通过类推加以说明。 普罗克洛是新柏拉图主义中除了普罗提诺之外思想成就最大的哲学家,他为了恢复新柏拉图主义而煞费苦心,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已被奉为国教的基督教是不可能容忍异端邪说的。公元529年,普罗克洛死后半个世纪,信封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便下令关闭了雅典的一切哲学学校。这一悲剧事件标志着新柏拉图主义的结束,也标志着整个古希腊哲学的历史终结。幸运的是,辛普里丘,达马修斯等雅典学园的几位新柏拉图主义者逃脱了女哲学家希帕蒂亚于415年在亚历山大里亚城被基督徒杀害的厄运,他们避难于波斯宫廷,继续从事希腊哲学的评注阐释工作,从而在中东地区为希腊思想的圣火留下了火种。
关于“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落离”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宇宙和人类真的是“神”创造的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