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

网上有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其实是一句谚语,说的是: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有困难,而为了做好这件事却偏要去做。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 著

有个打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打柴人辗转向里走,洞渐渐地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打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打柴人十分为难,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象蛇一样爬了进去,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反而走出山洞。打柴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也可做为当止不止者的警戒啊。

也有第二种说法:

出自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

武松打虎(见七十回本《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是《水浒传》中最著名的片断之一。它通过描写人与猛兽的生死搏斗,展示了武松的英雄风貌。整个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松上山打虎前在酒店喝酒,他过人的酒量不但是豪爽性格的表现,也为打虎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二部分正面描写打虎。打虎之前,武松虽然也产生过一丝后退的念头,但为了英雄的名声,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慨。而那瞬息万变的人虎相搏场面写得更是惊心动魄,有声有色。

这句话不是从诗句中引用而来的,而是一句单独的谚语。

释义:明明知道山上有老虎,还是要向着山去行走。形容明知有危险或做的决定是错的还是要继续进行下去。

这句话是从明·施耐庵《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化用而来的。

一天,武松想念哥哥,便想回家看望。晌午时分,他走到一家小店,要了酒菜吃喝起来,结果喝醉了。

武松跌跌撞撞地走出酒店,店小二忙追上去告诉他,前面景阳冈上有猛虎出没,最好还是找几个伴儿一块儿走。武松一听,哈哈大笑,说:“就是有虎,我也不怕!”说完继续向前走去。

扩展资料

类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句子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处:明·于谦《咏石灰》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害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出处: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释义: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关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晚词桑桑的头像
    晚词桑桑 2025年09月29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晚词桑桑”

  • 晚词桑桑
    晚词桑桑 2025年09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晚词桑桑
    用户092903 2025年09月29日

    文章不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典故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