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选A。
2KMnO4=K2MnO4+MnO2+O2↑
用极端假设法:
首先假设若高锰酸钾没有反应,则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16*4=55:64。
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生成的剩余固体为K2MnO4和MnO2,这两种物质的个数之比为1:1,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个锰(K2MnO4和MnO2各1分子):6个氧(K2MnO4的4个和MnO2的2个)
然后可算出比值为55*2:16*6=55:48。
最终的比就在55/64~55/48之间。
一道化学题
等效的。选C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
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是一次投料还是分步投料,最后都能建立起相同的平衡状态。
判断等效平衡的方法:
极端假设法:
假设将各种起始原料的配比量完全转化成反应物或生成物时,再与原配比量相比较,如与起始原料配比量相同或相当,则化学平衡状态相同,从而得出结论。
(1)A,C都选。必定是C和水蒸气的反应。用极端假设法:极端一,设反应还没开始,也就只有水蒸气,气体平均分子量就是水蒸气的分子量,为18,极端二,高水气反应完了,也就是只有H2和CO以1:1存在,平均分子量为(28+2)/2=15。若反应正向进行,气体质量在增加,而体积没变化,也就是气体密度在增加,气体平均分子量会向15移动;同理,若逆向进行,气体密度在减小,气体平均分子量会向18移动。只有达到平衡,气体质量,密度,平均分子量都不再变化,AC对。
(3)V(H2)=(0.35/5-0.2/5)/(t2-t1)
再加铁,平衡不移动(因铁的加入不会改变体系的压强,物质浓度,温度)
再通入1MOL H2O后,H2的物质的量的计算可先算该条件下的K,再用平衡三行式计算。
关于“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灵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极端假设法(关于极端假设法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