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觞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觞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觞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hāng ,形声,声母:s,韵母:hang,声调:一声。从角,伤(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为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部首: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五笔86:QETR 五笔98:QETR?仓颉:NBONH。
笔顺编号:353511231533 四角号码:282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9DE。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滥觞[làn shāng] 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很浅,只能浮起酒杯。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觞(shāng):古指酒杯。
2、佐觞[zuǒ shāng] 劝酒。
3、金觞[jīn shāng] 金制的酒杯;精美珍贵的酒杯。
4、御觞[yù shāng] 指饮酒。
5、觞行[shāng xíng] 行觞,传杯。
百度百科--觞
觞觥怎么读
觞觥觚斛读作shāng gōng gū hú。
并且十分有意思的是,每个字的偏旁都是“角”,古人在制作酒器是都喜欢用兽角,所以才会有这样一种特定的组字法。而且这个词没有实际的含义,虽然每个字都能单独拿出来组词,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指盛酒用的器皿。
觞
觞,汉语一级字,读作shāng ,形声。从角,伤(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为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名词:(形声。从角,伤(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drinking vessel]。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觞
引壶觞以自酌的引是什么意思
觞觥,读音shāng gōng,汉语词语,意思为泛指酒器。
词语分开解释:
觞:觞(觞)shāng?古代酒器:举觞称贺。觞酌。欢饮,进酒:觞饮。觞咏(饮酒赋诗)。
觥:觥gōng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出处:
《祭刘巡官文》:“饮酒终夜,觞觥往还,笑言无虐,咸尽于欢。”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觥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战国策》张仪曰:“愿王赐之觞觥。王曰:诺。乃觞之。”
《家语》:“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觥。”
《王肃注》:“觞,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滥觞觥谓始出之微。”
《唐明皇·孝经序》:“滥觞觥於汉,盖用此义。近世有指为末流之弊者,误。”
引壶觞以自酌的“引”是拿来的意思。
整句话意思是:举起酒杯自湛自酌。
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翻译为: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关于“觞怎么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亢林”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觞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觞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觞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hāng...
文章不错《觞怎么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