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

网上有关“外国文学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外国文学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摩诃婆罗多插话选[印度]

罗摩衍那选 [印度] 蚁 蛭著 季羡林译

五卷书 [印度] 季羡林译

沙恭达罗[印度]迦梨陀娑著 季羡林译

毒树 遗嘱 [印度]般·查特吉著

诗选[印度]泰戈尔著 石真 谢冰心译

戈拉[印度]泰戈尔著 刘寿康译

万叶集选[日本]

源氏物语[日]紫式部著 丰子恺译

俳句选 [日]松尾芭蕉著

小说选 [日]二叶亭四迷著

我是猫 [日]夏目漱石著 于雷译

破 戒[日]岛崎藤村著柯毅文 陈德文译

阿拉伯古代诗选 [阿拉伯]

一千零一夜选[阿拉伯]

波斯古代诗选

列王纪选[波斯]费而多西著 张鸿年译

蔷薇园 [波斯]萨迪著 水建馥译

不许犯我 起义者[菲律宾]里萨尔著

诗 选[俄]普希金著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普希金著

小说戏剧选 [俄]普希金著满涛译

死魂灵 [俄]果戈里著满涛 许庆道译

往事与随想选[俄]赫尔岑著

奥勃洛摩夫 [俄]冈察落夫著齐蜀夫译

诗 选 [俄]莱蒙托夫著 余振译

当代英雄[俄]莱蒙托夫著 草婴译

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著丰子恺译

罗亭 贵族之家 [俄]屠格涅夫著

前夜 父与子[俄]屠格涅夫著丽尼 巴金译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俄]涅克拉索夫著 飞白译

罪与罚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岳麟译

卡拉马佐夫兄弟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戏剧五种[俄]奥斯特罗夫斯基著

戈罗夫辽夫一家 [俄]谢德林著 杨仲德译

谢德林童话选[俄]谢德林著 张孟恢译

寓言选 [俄]克雷洛夫著

怎么办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

战争与和平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中短篇小说选[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草婴译

短篇小说选 [俄]契诃夫著

莱依里和梅季侬 [阿塞拜疆]尼扎米

法尔哈德和希琳 [乌兹别克]纳沃依

诗 选 [乌克兰]谢甫琴科著 戈宝权 张铁弦 梦海 任溶溶译

俄国诗选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瞿秋白 巴金 耿济之 伊信译

戏剧三种[苏]高尔基著

母亲[苏]高尔基著

童年[苏]高尔基著

塔杜施先生 [波兰]密茨凯维奇著

傀儡[波兰]普鲁斯著庄瑞源译

十字军骑士 [波兰]显克微支著 陈冠商译

诗选[匈牙利]裴多菲著

鲵鱼之乱[捷克]恰佩克著 贝京译

金人[匈牙利]约卡依·莫尔著 柯青译

轭下[保]伐佐夫著 施蛰存译

奥德修纪[希腊]荷马著 杨宪益译

伊利昂纪[希腊]荷马著

伊索寓言[希腊]伊索著 罗念生译

悲剧二种 [希腊]埃斯库罗斯著罗念生译

悲剧二种 [希腊]索福克勒斯著 罗念生译

悲剧二种 [希腊]欧里庇得斯著 罗念生译

喜剧五种 [希腊]阿里斯托芬著

希腊抒情诗选 水建馥译

埃涅阿斯记 [罗马]维吉尔著 杨周翰译

变形记 [罗马]奥维德著 杨周翰译

金驴记 [罗马]阿普列尤斯著刘黎亭译

古罗马戏剧选

古罗马抒情诗选

神曲 [意]但丁著 田德望译

十日谈(选)[意]卜丘伽著方平 王科一译

疯狂的罗兰 [意]阿里奥斯多著

解放了的耶路撒冷 [意]哥尔多尼著

约婚夫妇 [意]曼佐尼著

斯巴达克斯 [意]拉·乔万尼奥里著 李俍民译

喜剧二种[意]皮蓝德娄著吴正仪译

罗兰之歌[法]佚名著杨宪益译

特丽斯丹与绮瑟 [法]

巨人传 [法]拉伯雷著

悲剧三种[法]高乃依著

拉封丹寓言诗选 [法]远方译

喜剧六种 [法] 莫里哀著 李建吾译

戏剧选 [法]拉辛著 齐放 张廷爵 华辰译

吉尔·布拉斯[法]勒萨日著 杨绛译

波斯人信札 [法]孟德斯鸠著 罗大冈译

伏尔泰小说选 [法] 傅雷译

忏悔录 [法]卢梭著 黎星 范希衡译

新爱洛伊丝 [法]卢梭著

戏剧二种 [法]博马舍著 吴达元译

歌谣选 [法]贝郎瑞著

红与黑 [法]司汤达著 郝运译

巴马修道院 [法]司汤达著 郝运译

高老头 [法]巴尔扎克著 傅雷译

幻灭 [法]巴尔扎克著 傅雷译

农民 [法]巴尔扎克著 陈占元译

中短篇小说选 [法]巴尔扎克著

诗选 [法]雨果著

悲惨世界 [法]雨果著 李丹译

九三年 [法]雨果著 郑永慧译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著 陈敬容译

中短篇小说选 [法]梅里美著

木工小史 [法]乔治·桑著 齐香译

包法利夫人 [法]福楼拜著 李健吾译

小说选 [法]都德著

小酒店 [法]左拉著 王了一译

萌芽 [法]左拉 黎柯译

金钱 [法]左拉著 金满城译

小说选 [法]法郎士著

莫泊桑之中短篇小说选 郝运 赵少侯译

一生 漂亮朋友 [法]莫泊桑著 盛澄华 张冠尧译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巴黎公社诗选

熙德之歌 [西]

堂吉诃德 [西]塞万提斯著 杨绛译

戏剧选 [西]维加著 朱葆光译

戏剧选 [西]卡尔德隆著

尼伯龙根之歌 [德] 钱春绮译

戏剧二种 [德]莱辛著 商章孙等译

抒情诗选 [德]歌德著

浮士德 [德]歌德著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德]歌德著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德]歌德著

母与子 (法) 罗曼罗兰 罗大冈 译

戏剧三种 [德]席勒著

诗选 [德]席勒著 钱春绮译

雄猫摩尔的生活观 [德]霍夫曼著 韩世钟译

小说戏剧选 [德]克莱斯特著 商章孙 杨武能译

童话选 [德]格林兄弟著

诗选 [德]海涅著

小说选 [德]斯托谟著

艾菲·布里斯特 [德]台奥多尔·冯塔纳著 韩世钟译

亨利四世[德]亨利希·曼著 傅惟慈译

戏剧二种 [德]霍普特曼著 韩世钟 章鹏高译

臣仆 [德]亨利希·曼著 傅惟慈译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托马斯·曼著

短篇小说选 [德]托马斯·曼著 钱春绮 刘德中译

德国诗选

卢西亚达斯 [葡]卡蒙斯著

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葡]克罗兹著 翟象俊 叶扬译

绿衣亨利 [瑞士]凯勒著 田德望译

卡勒瓦拉 [芬兰] 孙用译

童话选 [丹麦]安徒生著

普通人狄蒂 [丹麦]尼克索著

戏剧四种 [挪威]比昂逊著

女仆的儿子 [瑞典]史特林堡著 高子英译

乌兰斯比格 [比利时]高斯特著

诗选 [比利时]凡尔哈伦著

愚人颂 [荷兰]埃拉斯慕斯著

萨加选 [冰岛]

坎特伯雷故事 [英]杰弗雷·乔叟著 方重译

喜剧五种 [英]莎士比亚著

历史剧二种 [英]莎士比亚著

失乐园 [英]弥尔顿著 朱维之译

鲁宾逊漂流记 [英]笛福著 徐霞村译

格列佛游记 [英]斯威夫特 章建译

汤姆·琼斯 [英]菲尔丁著 萧乾译

多情客游记 [英]罗·斯泰恩著

彭斯诗选 [英] 王佐良译

中洛辛郡的心脏 [英]司各特著 章益译

艾凡浩 [英]司各特著

傲慢与偏见 [英]奥斯丁著 王科一译

抒情诗选 [英]拜伦著

唐·璜 [英]拜伦著 查良铮译

抒情诗选 [英]雪莱著 查良铮译

诗选 [英]济慈著

玛丽·巴顿 [英]盖斯凯尔夫人著 荀枚 佘贵堂译

名利场 [英]萨克雷著 杨必译

董贝父子 [英]狄更斯著 祝庆英译

大卫·考坡菲 [英]狄更斯著 张谷若译

荒凉山庄 [英]狄更斯著 黄邦杰 陈少衡 张自谋译

监护人 [英]特罗洛普著

简·爱 [英]夏·勃朗特著 祝庆英译

呼啸山庄 [英]爱· 勃朗特著 方平译

米德尔马契 [英]乔治·爱略特著

德伯家的苔丝 [英]哈代著 张谷若译

戏剧三种 [英]萧伯纳著

福尔赛世家 [英]高尔斯华绥著 周煦良译

英国文艺复兴剧作选

英国诗选

英国散文选

最后的莫希干人 [美]费·库柏著 宋兆霖译

红字 [美]纳·霍桑著 侍桁译

朗费罗诗选 [美] 杨德豫译

汤姆大伯的小屋 [美]斯陀夫人著 黄继忠译

华尔腾 [美]亨利·大卫·梭罗著 徐迟译

白鲸—莫比-迪克 [美]麦尔维尔著 曹庸译

草叶集 [美]惠特曼著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张万里译

中短篇小说选 [美]马克·吐温著

一位女士的画像 [美]亨利·詹姆斯著 项星耀译

欧·亨利小说选 [美] 王仲年译

章鱼 [美]弗兰克·诺里斯著 吴劳译

马丁·伊登 [美]杰克·伦敦著 吴劳译

癞皮鹦鹉 [墨西哥]维列萨尔迪著

秘鲁传说 [秘鲁]巴尔玛著

马丁·菲耶罗 [秘鲁]埃尔南德斯著

玛利亚 [哥伦比亚]伊萨克斯著 朱景冬 沈根发译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外国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船长与大尉(上下)[苏 卡维林]

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上下)[英 特莱塞尔]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斯·茨威格小说选[奥]

西线无战事[德 雷马克]

愤怒的葡萄[美 斯坦贝卡]

起义[罗 李·列勃里亚努]

恰巴耶夫 [苏联 富尔曼诺夫]

钢铁使怎样炼成的[苏联 奥斯托洛夫斯基]

普通人狄蒂[丹 尼克索]

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瑞典 拉格洛孚]

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匈 伊雷什·贝拉]

自由或死亡[希腊 卡赞扎基]

广漠的世界[秘鲁 西罗·阿莱格里亚]

梅特林克戏剧选[比]

变[法 米歇尔·布托尔]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墨 卡洛斯·富思特斯]

艾特玛托夫小说选[苏]

哈拉马河[西 费洛西奥]

看不见的人[美 拉·艾里森]

城堡[英 阿·约·克罗宁]

莱尼和他们[西德 海因里希·伯尔]

雪国[日 川端康成]

农民(1~4)[波 莱蒙特]

旋涡[哥伦比亚 里维拉]

无产者安娜[捷克 奥勃拉赫特]

刀锋[英 毛姆]

缩影[日 德田秋声]

侏儒[瑞典 巴·拉格维斯]

丧钟为谁而鸣[美 海明威]

菲茨杰拉德小说选[美]

伪币制造者[法 纪德]

在轮下[德 赫尔曼·黑塞]

好兵帅克历险记[捷克 哈谢克]

奥拉维亚短篇小说选[意]

小城畸人[美 舍伍德·安德森]

土生子[美 理查·赖特]

喧哗与骚动[美 威廉·福克纳]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英]

告别[德 约翰内斯·贝歇尔]

血与沙[西班牙 伊巴涅斯]

啊 拓荒者! 我的安东妮亚[罗 薇拉·凯瑟]

人的大地 (法)圣艾克絮佩里

人的境遇 (法)安德烈.马尔罗

豪门春秋 (美)伊迪丝.华顿

鲵鱼之乱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第七个十字架 (德)安娜.西格斯

大师和玛格利特 (俄)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罗生门 (日本)芥川龙之介

告别马焦拉 (俄)拉斯普京

沉船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岸 (俄)尤里.邦达列夫

蛇结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两宫之间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马人 (美)约翰.厄普代克

老妇还乡 (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托诺-邦盖 (英)威尔斯

间谍 (英)约瑟夫.康拉德

在少女们身旁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诺尔玛或无尽的流亡 (法)罗布莱斯

独粒钻石 (乌拉圭)基罗加

烟雨霏霏的黎明 (俄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圣女桑塔 (墨西哥)甘博亚

愚人船 (美)安.波特

堂塞贡多.松布拉 (阿根廷)吉拉尔德斯

青春——康拉德小说选 (英)约瑟夫.康拉德

幸运儿彼尔(上下) (丹麦)彭托皮丹

大地的成长 (挪威)克纳特.汉姆生

考德威尔中短篇小说选 (美)欧斯金.考德威尔(2000年再版更名为《烟草路》)

北纬四十二度 (美)多斯.帕索斯

一九一九年 (美)多斯.帕索斯

赚大钱 (美)多斯.帕索斯

人树 (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俄)高尔基

大街 (美)辛克莱.路易斯

裸者与死者(上下卷) (美)诺曼.梅勒(再版本合并为一册)

风中芦苇 (意大利)黛莱达

红颜薄命 (芬兰)弗.埃.西兰帕(漓江版译本译为“少女西利亚”)

《幼狮》[美]欧文·肖

《蝇王》[英]威廉·戈尔丁

《赤手斗群狼》[德]布鲁诺·阿皮茨

《加布里埃拉》[巴西]若热·亚马多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蒂博一家》[法]马丁·杜·加尔

《达洛卫夫人 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权力的走廊》[英]C.P.斯诺

《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十字架》[挪]温赛特

《养身地》[厄瓜多尔]豪尔赫·伊卡萨

《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诗选》[意大利] 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

《甘露街》[埃及]纳吉布·迈哈福兹

《海浪》[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血的婚礼》[西班牙]加西亚·洛尔卡

《名望与光荣》[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基希报告文学选》[捷克] 基希

《儿子与情人》[英]劳伦斯

巴比特 (美)辛克莱.路易斯

泰戈尔令人反思的关于佛旬散文的

宝莱坞生死恋

中文名:?宝莱坞生死恋

英文名:?Devdas

别名:?德夫达斯/美丽情人/狄瓦大哥

发行日期:?2002年

导演:?Sanjay?Leela?Bhansali

演员:?Shahrukh?Khan?....?Devdas?Mukherjee?

Madhuri?Dixit?....?Chandramukhi?

Aishwarya?Rai?....?Parvati?('Paro')?

Jackie?Shroff?....?Chunnilal?

Kiron?Kher?....?Sumitra?

Smita?Jaykar?....?Kaushalya?

Tiku?Talsania?....?Dharamdas?

Vijayendra?Ghatge?....?Bhuvan?Choudhry?

Milind?Gunaji?....?Kalibabu?

Ananya?Khare?....?Kumud?

Manoj?Joshi?....?Dwijdas?

Dina?Pathak?....?Bhuvan's?mother?

Ava?Mukherji?....?Dev's?badi-ma?

Vijay?Crishna?....?Narayan?Mukherjee?

Sunil?Rege?....?Neelkant?

Jaya?Bhattacharya?....?Manorama?

Apara?Mehta?....?Badi?Aapa?

Radhika?Singh?....?Yashomati?

Kapil?Soni?....?Mehendra?

Muni?Jha?....?Kaka

地区:?印度

语言:?印地语

剧情简介:

远赴重洋的男主角德阜达心系在家乡等候的爱人帕萝,学成返乡时马上奔向爱人跟前重拾往日恩爱时光,不料两家身份阶级不同,加上被小人挑拨离间,帕萝硬生生地被迫嫁给豪门的年长鳏夫,无法与德阜达共结连理。失去所爱的德阜达开始堕落沉迷酒国之中,并认识了妓女婵佐穆琪,虽然婵佐穆琪倾心喜欢并照顾的无微不至,但德阜达始终无法忘怀帕萝。德阜达因此四处流浪沉溺杯酒之中,最后抑郁病危。但为了完成一个他对帕萝的许诺,他抱着病跋山涉水来到帕萝跟前,只为了再看最后一眼。

这部**还有一个译名叫《德芙达斯》,此片改编自着名印度作家作家查特吉于1917年发表的小说。这是印度家喻户晓的一个爱情悲剧。在印度**历史上,《德芙达斯》已是11次被搬上银幕了。

贝克姆·查卓·查特吉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一、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哲学、政治及音乐绘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他的全部作品构成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侧面,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1年5月7日,泰戈尔诞生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商人兼地主家庭,属波罗门种性。加尔各答当时是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所。泰戈尔的家庭在加尔各答知识界颇有影响。祖父、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兼学者,兄弟姐妹中有许多人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均有成就。泰戈尔的少年时代在一个充满知识、智慧和理想的氛围中度过,领受了印度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的熏陶。

泰戈尔自幼喜欢诵读《吠陀》和《奥义书》中的诗歌,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他曾几度进入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刻板的学校生活、粗暴的教育方式,使他恐怖而厌恶。他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业,而是在家中接受父兄的教育。家里为他请了家庭教师,讲授梵语经典、文学艺术。他经常参加家庭文艺演出会。此外,他还从村妇、石匠、帮工和农夫那儿,聆听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这样,他从小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八岁开始写诗,17岁发表叙事诗《诗人的故事》,并协助二哥办《婆罗多》杂志。

1878年,泰戈尔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以便回国后做一名律师或文职官员。但他的诗人气质促使他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经过西方文明洗礼的泰戈尔回到祖国,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不久,他跟随父亲和哥哥旅游屯印度北方,接触社会,欣赏瑰丽的自然风光。1884年,他参加“梵社”并任秘书。历时20年。当时他与保守民族主义者兼大作家般给姆?查特吉在杂志上展开了关于印度社会理想的辩论。

这时期是作家创作上的探索阶段。在著名的抒情诗《晚歌》(1882)和《晨歌》(1883)中,畅饮着青春之酒的泰戈尔,纵情地抒发青春的欢乐,描述甜蜜的情恋和绚丽的大自然。1886年发表的《新月集》洋溢着纯朴的母爱和儿童天真烂漫的幻想。由于这部诗集的问世,泰戈尔被誉为“儿童诗人”。总之,这时期泰戈尔的诗宛如一泓清泉,湿润了枯寂的印度大地,开创了一代新诗风。

当时印度正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殖民主义者既在经济上对印度进行掠夺,又从文化上对印度加以渗透。作为殖民地的爱国知识分子,泰戈尔敏锐地意识到印度应该在协调东西方文化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他说:“在印度,当我们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化西方文明中永恒的东西时,我们将处于协调两个伟大世界的地位。”从此,泰戈尔或者在加尔各答协助父亲从事社会改良运动,或者在乡下的庄园里积极探索农民问题。

1890年,他应父亲的请求,接管了家族的产业,定居在流经家园附近的帕德玛河的一条船上。他经常泛舟河上,到处飘流,饱览了湖光山色,广泛地接触了乡村社会,目睹了农民的艰辛痛苦的生活以及英国殖民当局的专横暴戾。残酷的现实震动了诗人的心弦,他对地主剥削制度开始进行抨击,对殖民当局表示愤概。1898年,他挺身而出,撰文抨击殖民当局对民族激进派领袖提拉克的迫害,并怒斥对孟加拉的分裂政策。1894年,他担任孟加拉文学协会副主席。

泰戈尔这时期的创作是丰富多彩的,诗作达九卷之多,其中包括优秀诗篇《云使》。1894年,他写了著名诗篇《两亩地》,1900年,他在民间故事基础上写了《故事诗》,这是最为印度人民传诵的诗篇,是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段时期最重要的创作是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他那脍炙人口的《喀布尔人》、《素芭》、《摩诃摩耶》等许多作品,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1901年,他离开舍利达家园,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他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在他呕心沥血的培育下,这所学校在1921年发展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

1905年,英国推行孟加拉分裂政策,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诗人闻讯后,毅然离开乡村,来到加拉加答,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他慷慨陈词,发表演说,抵制英货,领导示威游行,并创作了不少激动人心的爱国歌曲。不过这时他的思想十分矛盾,他既主张与殖民主义作斗争,又幻想通过宗教、教育和道德手段来实现民族自治,反对暴力斗争。

但是,泰戈尔仍是随着时代步伐而前进,没有安于象牙塔里的生活。当1919年英国殖民者在阿姆里察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人民,迫使印度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第二次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时,泰戈尔马上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权,支持群众斗争。

这时期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最辉煌时期。尽管泰戈尔的世界观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但在文学上仍提供了大量反映民族独立运动的作品。如191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戈拉》,虽则是描写19世纪70、80年代的印度社会生活,实则展示了20世纪早期社会及其时代特征。这部史诗般的小说描述了印度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和梵教徒在印度民族独立问题的斗争。他还写了剧本《赎罪》《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其中以《红夹竹桃》最有影响,可以说开创了戏剧的新天地。

这时期泰戈尔的诗歌达到了完美的地步。1912年问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它以优美的抒情格调和秀丽的诗句,表达他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烈情感。1913年,泰戈尔又先后发表了诗集《飞鸟集》和《园丁集》,它们荡漾着对人和自然的热爱情感,对于人在世上的使命寄于了更大期待,人必须把世间变成天堂,而不是往别处寻找天国,显示了比《吉檀迦利》更为积极的进取精神。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泰戈尔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声明放弃英王授予他的男爵称号,以示对英国殖民者的抗议。他四处奔走,寻求印度民族的出路。他于1916年到过日本和美国,1920-1921年访问法国、丹麦、瑞典、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24年访问中国,1930年到过苏联。他在各国发表演讲,反对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他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创作上的神秘主义色彩和改良主义情调被政治热情和战斗精神所取代。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的祖宅里去世。

泰戈尔的创作生涯长达60多年,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文学作品。他的诗要主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主要剧作包括《邮局》《摩克多塔拉》和《红夹竹桃》;《沉船》和《戈拉》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短篇小说的优秀之作有《摩诃摩耶》《喀布尔人》等等。

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以印度的传统哲学思想为主,但也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了印度教正统派的哲学思想,认为作为宇宙精神的“梵”与作为个体精神的“我”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梵我合一,达到最高的快乐境界。同时他也提倡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主张向西方学习,而不以东方的精神情感抹煞西方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观。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在50余部诗集均用孟加拉语和英国写成,因此,他拥有世界范围的广大读者。在诗歌创作技巧上,他受到印度古典文学和孟加拉民间诗人的抒情歌曲的影响。而他更赞赏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他说:“标出诗的格律没有用处——为了领会一首诗之美用不着从学究那里去学习什么。有一件事情我注意到了,不懂世故的心灵能抓住诗歌的可爱之处,那些分析诗歌的人们决不会决得到的。他们已经失掉了心灵这种本质,或者从来就没有过。问题是,诗歌必须以同情与感觉才能接近。”泰戈尔所推崇的自由诗不是印度传统的诗歌形式,所以,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主要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回归人性

贝克姆·查卓·查特吉,1838年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奈哈蒂附近的农村。他的父亲是农村税务官。11岁进入胡克利学院预科学习。17岁进入加尔各答大学。1858年在加尔各答选拔学士比赛中获学士学位。同年任财务检查员。1869年通过法科学士的考试就任法官。他早年写了一些诗,但却未取得很大成功,于是便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864年用英文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拉贾莫汉之妻》。后来用孟加拉语写作。1865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孟加拉语历史小说《将军的女儿》。以后又接连发表了几部小说。在70年代初~80年代初是他的创作旺盛时期,由他主编的孟加拉语杂志《孟加拉之镜》也于1872年创刊。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它不仅促进了新孟加拉文学的发展,而且还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思想,为培养新作家也作出了贡献,泰戈尔曾说它“征服了我们孟加拉人的心灵”。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篇历史小说,如《将军的女儿》、《格巴尔贡德拉》(1866)、《茉莉纳丽尼》(1869)、《钱德拉谢克尔》(1873~1874)、《拉吉辛赫》(1875~1876)、《阿难陀寺院》(1882)等。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诽谤印度民族没有历史,印度人民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他用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印度的光荣历史和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精神,加以反击。他的小说多以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但又具有现实意义。

《将军的女儿》是写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故事;《阿难陀寺院》描写18世纪中期印度北部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塑造了吉瓦南德、香蒂等人不畏强暴、英勇作战的爱国者形象。其中有一首写《礼拜母亲》的诗则表达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到处传唱,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第一首颂诗,泰戈尔于1906年为之谱曲后成为印度的国歌,直至1950年。另一类是写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如《毒树》(1872)、《英迪拉》(1872)、《拉吉尼》(1874)、《拉塔拉尼》(1875)等,主要是描写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的斗争,妇女的不幸遭遇,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的影响。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但其中表达的某些观点是保守的,例如《毒树》写寡妇再嫁如有毒之树。但是,用小说的形式描写现实生活,他是首倡者之一。

此外,他还撰写评论文章,抨击时弊,也提倡复古思想。还著有《作家的技巧》一书,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他被誉为孟加拉语现代文学的先驱,泰戈尔、普列姆昌德、萨拉特、拉梅什等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1. 回归教育常识图书

回归教育常识图书 1.回归常识的语文究竟有多“真”

这两年,“真假语文之争”,隔三差五就成为新闻事件。从顶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到语文教育对常识规律的重申,都是可圈可点的进步。不过,指鹿为马、胡乱引申,这在语文教育中似乎是常见又难免的事情。说常见,是因为语言文字本就是感性学科,既要安身立命,还要安放灵魂,没法子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其长短深浅;说难免,是因为在“文以载道”的漫长历史中,情感与价值、思想与意识,都可能曾经左右真相与事实,而社会走向理性的标志,则是回归本真,回归常识。

真语文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可能专家学者有系统的逻辑认知。不过,从《再别康桥》的例子来看,对文体背景交代的正误,恐怕也扣不上“假语文”的大帽子。或者说,告诉学生这是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就算是真语文?去伪存真、接近真相,说白了,这是还原语文工具理性的过程。宋代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修为者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三种境界括其一生。语文也是这么个过程,从基础工具到承载丰盈内涵,再到熟练掌控游刃有余,这是教育的主旨——因此,语文教育要抵达理性层面的“纯粹而干净”,既不科学,更不现实。

2012年11月2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聚龙外国语学校,来自全国14个省份32所学校的教师代表联合发表《聚龙宣言》,从6个方面倡议语文教育应该回归本真。这样的努力,当然值得点赞,尤其是在中国语文教育承载了过重的意识形态与道德教化责任的语境下,语文轻盈一点、简洁一点,少了虚浮的枝繁叶茂,多了人性的适度留白,把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去体悟,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比强硬灌输的条条框框,更直抵人心。不过,这些年,当语言文字成为“显学”,过度工具化的倾向也不能不防。

2.请给我介绍几本回归分析方面的经典书籍好吗

1.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 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陈希孺

王松桂 近代回归分析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

3. S.

Wei *** erg, 应用线性回归

,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

4. 例解回归分析, 查特吉等著,郑忠国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第一本最简单,2、3两本比较老但是很经典,证明较多,难度也比较大,第四本讲的也比较详细。

关于“外国文学作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思萍的头像
    思萍 2025年09月29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思萍”

  • 思萍
    思萍 2025年09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外国文学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外国文学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摩诃婆罗多插话选[印度]...

  • 思萍
    用户092912 2025年09月29日

    文章不错《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