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古诗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时,有山岭连绵起伏之势,从侧面观看时,确是山峰耸立之貌,再从远处高低不同处观看也,有不同风景,之所以看不出它的真面目,是因为正处于庐山之中。

诗歌全文如下: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既是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意蕴深远的写理诗。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描述了不同方位下,所观看到的庐山不同样貌。三四两句则是写理,通过紧扣诗人自己游玩庐山的独特的感受,同质朴简明的语言道出了深刻哲理。

全诗亲切自然,且耐人寻味。诗人将自己真理性的认识融于写景之中,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还大大的启发了读者的心智认识。含蓄蕴藉,思致渺远,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了广为诗人流传的千古绝句。

译文 :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文: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关于“《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若菱的头像
    若菱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若菱”

  • 若菱
    若菱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若菱
    用户100307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