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网上有关“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南唐诗人李煜的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原诗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原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原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煜 《浪淘沙》原文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双调小令)·帘外雨潺潺》。

全文是: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一阕词的大意是:

窗帘外传来潺潺的雨声,刚刚有了的一丝春意又要消失了。身上罗织的锦被耐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在梦中才会忘记自身并非此处主人,以享受短暂的快乐。

独自一人不要去凭栏远望,当年拥有的大好江山,一朝失去容易,再想见到它就难了。如同这流水落花,春天一去不复返,昔日如今是天壤之别啊。

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在后半生的囚居生活中,心情十分凄苦,写下了大量的词作,以表达自己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此作是他去世前不久写下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修饰,朴实感人,让读者常常掩卷沉思。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百度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关于“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若菱的头像
    若菱 2025年08月21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若菱”

  • 若菱
    若菱 2025年08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 若菱
    用户082101 2025年08月21日

    文章不错《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