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 月14日问世了。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 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仅相当于一个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即"埃尼阿克")。 但是请问中国那时候有那个科技研发电脑吗?中国的电脑是从国外引进技术,基本都是参照国外研发的
第一台国产计算机的诞生 中国电脑真正的发展历史始于1958 年8 月1 日,即从 第一台国产电子计算机103 机的诞生算起。然而,为了这一 天的早日到来,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等科学家已经准备和奋 斗了多年。 早在本世纪40 年代末,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访问学 者的华罗庚,有幸结识“电脑之父”冯·诺依曼和第一台电 脑ENIAC 的组织者戈德斯坦。华罗庚参观了冯·诺依曼的实 验室,并多次与他交流学术思想。从那时起,华老的心中, 已在默默地勾勒着未来中国电脑的雏形。 1950 年2 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返回祖国,投 身于百废待兴的共和国科学事业建设热潮。1953年1月3日, 他受命在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正式组建我国 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清华大学电机系闵大可教授任组 长,目标就是研制中国自己的计算机。1956 年4 月,在周 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制定12 年科技发展远景纲要时,华罗庚 教授被任命为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负责起草我国计算机事 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实施的结果,促成了中国科学院计 算技术研究所的诞生。 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 根据前苏联M-3 机的设计图纸,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 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03 机。它采用磁芯和磁鼓存储器, 内存仅有1KB,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0 次,后来共生产了36 台。第二年,作为建国10 周年献礼,他们又研制成功我国 第一台大型通用电脑104 机,内存扩大到2KB,速度达到了 每秒1 万次,共生产了7 台。103 和104 机都属第一代电子 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电脑事业蹒 跚起步,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 领域的难题。
关于“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孤光自照”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中国的第一台电脑有多重-有多大-》内容很有帮助